近期出臺的《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支持水、電、氣、熱信息集中采集,在政策號召下,四表集抄勢在必行,利用電力系統現有采集平臺實現水、電、氣、熱等公共事業數據一體化遠程抄收,是打造新型用能服務模式、全面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手段。在政策號召下,各地的“四表合一”建設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中。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日益成熟的M-BUS總線、RS-485、微功率無線、無線公網、電力線載波等通信技術結合,依托現有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典型技術方案,充分利用電力系統采集終端和信道資源,實現水、氣、熱、電數據統一采集、傳輸。
典型技術方案設計
方案一:升級無線模塊,此方案適用于兩種場景。場景一為微功率無線電能表+微功率無線水氣熱表,此場景要求電能表與水氣熱表之間的距離較近;場景二為RS-485電能表+無線水氣熱表+I型無線采集器的場景,此場景要求I型采集器與水氣熱表之間的距離較近。
改造過程主要是對電能表(或I型采集器)的微功率無線模塊進行軟件升級,實現對水氣熱表的采集,I型集中器通過微功率無線與電能表(或I型采集器)通信。由于微功率無線水氣熱表僅通過電池供電且電池容量有限,若I型集中器直接與水氣熱表組建網狀網絡會消耗較高的能量,制約水氣熱表的使用壽命,因此應采用電能表(或I型采集器)內置通信模塊作為網關,與周圍無線水氣熱表形成星型網絡的方案。此方案可實現對水氣熱表的數據轉發功能,但水氣熱表無法實現實時在線通訊,只能采用喚醒的方式來延長使用壽命。
方案二:更換雙模模塊,此方案適用于兩種場景。場景一為載波電能表+無線水氣熱表,此場景要求電能表與水氣熱表之間的距離較近;場景二為RS-485電能表+無線水氣熱表+I型載波采集器的場景。此場景要求I型采集器與水氣熱表之間的距離較近。
針對上述兩種場景,可以將電能表(I型采集器)模塊更換為微功率+載波的雙模通信模塊方式,使電能表(I型采集器)上行通過電力線載波與I型集中器通信,下行通過微功率無線與水氣熱表通信,上、下行信道獨立運行。
方案三:增加通信接口轉換器,此方案適用于電能表(RS-485)+水氣熱表(M-BUS或微功率無線)場景。此場景中電能表與水氣熱表的相對位置距離較遠。
改造后原有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架構不變,同時新裝或換裝通信接口轉換器。通信接口轉換器型式外觀與I型采集器相同,但弱電端子定義略有差異,具有上下行各一路RS-485及下行兩路M-BUS。通信接口轉換器下行可通過微功率無線或M-BUS與水氣熱表通信,上行通過微功率無線、電力線載波或RS-485與采集器通信。